中文名称: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创刊时间:2002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11-5010/R
国际刊号:1672-2973
邮发代号:82-633
刊物定价:60.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时间:2025-08-08 09:50:09
在论文写作的征程中,撰写论文摘要往往是许多作者面临的棘手挑战。不少人在撰写摘要时,容易陷入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导致内容详略失当、主次模糊不清。一个优质的论文摘要,不仅是论文的精简缩影,更是吸引读者深入研读的关键。为助力广大作者在摘要中精准提炼关键信息,摒弃冗余堆砌,同时节省专家宝贵的审阅时间,我们深入剖析各学科的优秀学位论文,精心归纳出八种实用且高效的写作模板。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如何撰写一个既规范严谨又极具吸引力的论文摘要。
摘要,是对文稿核心内容的高度凝练与客观陈述,宛如一篇论文的“微缩景观”。它无需注释的旁白,也不需评论的渲染,通常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冷静叙述,不进行段落划分,以简洁明了的简单句为主,字数精准控制在 200 字符左右,最低不少于 150 字符。摘要犹如一座桥梁,需完整涵盖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这四大关键要素,尤其要突出研究结果与结论的独特价值。其内容应与文稿等量齐观,且不引用任何文献,以独立之姿展现研究的精髓。(虽不直接使用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四个词汇,但字里行间需巧妙体现)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汇或词组的集合,如同论文的“标签”,一般选取 3 - 6 个。相邻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巧妙分隔,它们能够帮助读者迅速定位论文的核心内容,便于检索与分类。
一篇完整的摘要,通常包含四大核心要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研究的全貌。
研究目的,是摘要的“指南针”,首要任务是向读者清晰传达研究的核心目的或亟待解决的问题。需简要而精准地阐述研究背景,如同绘制一幅地图,指出期望解决的科学或实际问题的坐标,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
研究方法,是探索研究目的的“钥匙”。概括性介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是严谨的实验设计,也可以是深入的理论分析。方法部分应简洁明了,避免陷入过多细节的泥沼,突出关键实验步骤或核心分析方法,让读者能够快速把握研究的实施路径。
研究结果,是摘要的“重头戏”,需准确无误地描述核心发现。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实验或分析结果,突出最有意义的结论与数据,如同在繁星中挑选最耀眼的几颗,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研究的亮点。
结论,是摘要的“点睛之笔”,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阐明研究结果的意义与应用价值。简要而突出地展现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或对现有理论、实践的贡献,让读者感受到研究的深远影响。
摘要应力求简洁,避免冗长拖沓。字数严格控制在 150 至 200 字之间,如同雕琢一件艺术品,去除复杂句式的繁杂装饰,摒弃冗余背景信息的干扰,让每一个字都发挥最大的价值。
摘要应客观呈现研究内容,避免主观评价或情感色彩的渲染。采用第三人称陈述的方式,如同一位冷静的观察者,避免使用“我们”或“本研究”等表述,让研究本身说话。
摘要不应包含任何参考文献或引用,仅呈现论文中独立的研究内容,不加注释、评论或引用其他研究结果。它是一座独立的岛屿,以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吸引读者的目光。
摘要的核心是研究结果与结论,写作时需重点突出。避免过多背景介绍或细节的堆砌,如同聚焦灯光下的主角,聚焦于研究的最重要成果,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关键信息。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简洁提示。应选取 6 个左右能精准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汇或短语,如同为论文设置一把把精准的钥匙,便于读者检索与分类,开启通往论文核心内容的大门。
在过去的[X]年里,中国的[研究领域]经历了历史性转变,[列举具体转变情况](现实背景)。为避免[列举需避免的问题]、减缓[列举需减缓的问题]、实现[列举期望实现的目标],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名称]政策,以期[阐述政策期望达成的效果](政策背景)。因此,厘清[具体问题 1]、探讨[具体问题 2]对于[阐述对相关领域或社会的重要意义]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主题重要性)。
本文旨在通过[具体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研究问题],为国家今后制定[相关政策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价值(研究目的)。全文按[第 1 章至第 X 章]到[第 X + 1 章至第 N 章]的思路展开(总体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按章节顺序如下(各章节内容与发现):
(1)基于[相关理论名称]理论,构建[模型名称]模型,探讨[具体机制名称]机制,利用[数据来源及类型]数据,应用[模型分析方法]模型分析[具体问题名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具体研究结果 1]。
(2)针对[具体问题名称]问题,构建[模型名称]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具体操作或分析内容]。首先[操作步骤 1],其次[操作步骤 2],最后[操作步骤 3]。研究结果表明:[具体研究结果 2]。
(3)基于[特定视角名称]视角,利用[数据来源及类型]数据,分析[具体问题名称]问题,理论与实证结果表明:[具体研究结果 3]。
(4)针对[现有研究或实践的不足],提出[具体创新点或改进措施],从[特定视角名称]视角分析[具体问题名称]问题。基于[分析结果来源]分析结果可知:[具体研究结果 4]。
(5)利用[数据来源及类型]数据,运用[相关理论名称]理论分析[具体问题名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具体研究结果 5]。
(6)基于[特定视角名称]视角,利用[数据来源及类型]数据,分析[具体问题名称]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具体研究结果 6]。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可归纳为理论、方法与视角三个方面。在理论上[阐述理论创新点];在方法上[阐述方法创新点];在视角上[阐述视角创新点]。
基于上述理论定性与实证定量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政策建议 1];(2)[政策建议 2];(N)[政策建议 N]。
近年来,以[标志性事件或现象]为标志的[相关领域名称]浪潮,迫使学术界更加审慎地分析[具体问题名称]问题。在[具体背景情况]背景下,除[已知问题 1]外,还存在[已知问题 2]等问题。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探究了[研究主题相关内容],总结了[相关研究结论或发现]。然后,构建了[模型名称]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具体理论问题],并从[特定角度名称]角度验证了[相关假设或结论],最后通过[具体验证方法]验证了[最终验证的结论](研究思路)。基于这一思路,本文结构安排如下:除导论与结论外,还包括 N 章。导论部分简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为相关文献综述,系统梳理 N 大类文献。第一类[文献类别 1];第二类[文献类别 2];第三类[文献类别 3];第 N 类[文献类别 N]相关文献。
第二章[章节主题 1]。第一,从[具体出发点 1]出发,探究[具体问题 1];第二,从当前[具体现状 1]出发,揭露[具体问题 2],归纳并总结[相关结论 1];第三,整理总结[相关资料或情况 1],为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出[相关观点或建议]提供现实依据;第四,整理[特定背景]背景下的[相关现状或问题]等现状。
第三章[章节主题 2]。首先对[研究对象 1]进行[具体操作 1],分析[相关结果 1]。然后对[研究对象 2]进行[具体操作 2],分析[相关结果 2]。最后,根据[相关依据]推导出[具体结论 1]。
第四章[章节主题 3]。基于第三章的[相关内容或结论 1],分析[具体问题 3],并结合理论推导,研究[相关问题 4]。
第五章[章节主题 4]。本章首先在第三章的[相关内容或结论 2]基础上验证[具体验证内容 1]。然后,对[研究对象 3]进行[具体操作 3],以探究[具体问题 4]。最后,在第四章的[相关内容或结论 3]基础上,引入[新因素或变量],探讨在[特定情况]的情况下[相关问题 5]。
第六章[章节主题 5]。探究[具体问题 6]。本章首先[操作步骤 1],然后[操作步骤 2]。
最后是本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总结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第一[结论 1];第二[结论 2];第 N[结论 N]。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得到的主要政策建议包含 N 个部分:第一[政策建议 1];第二[政策建议 2];第 N[政策建议 N]。
本文虽[阐述研究的优点或成果],但仍存在不足。如[指出不足 1]。此外,限于[难题名称]难题,本文选择的[研究方法或数据等方面的情况]虽[阐述其优势],但[指出其局限性]。这些不足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此写法要素齐全,但更突出“研究背景”与“创新之处”,强调立题依据的可靠性及研究后的理论贡献。如将研究背景、问题分成多个层面阐述,但不刻意分章节介绍研究内容,更看重研究思路、结果及创新之处的表述。
在[宏观背景情况 1]背景下,[研究主题]已成为[阐述其在相关领域或社会中的地位或作用]。推动[相关发展或变革]成为[阐述成为某种选择的必然性]的必然选择。[相关调研名称]调研显示,我国的[研究领域相关情况]已[列举具体发展情况]。然而,[列举影响因素 1]等因素为[研究对象或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些[列举挑战相关情况]不仅关乎其自身,也关系到[阐述对其他相关领域或社会的影响]等问题。因此,如何顺利化解这些问题成为[相关领域或群体]的重要议题(现实背景 1)。
随着[相关领域或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给[研究对象或领域]带来了新的选择。但[相关发展情况]并非无往不利,并非所有[相关情况或行为]都能[阐述预期效果]。因此,为降低[相关负面影响情况]负面影响,应适当进行[相关措施或调整](现实背景 2)。然而,与[相关热潮情况]的热潮相比,针对性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需要更多理论成果指导[相关实践或发展],以保障[相关活动或目标的]的进行(理论背景)。基于此,立足[具体背景情况]背景,本文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从[特定视角名称]视角探究[具体研究问题](总体思路)。
基于当前现实与理论不足,本文主要探究以下问题:(1)[问题 1];(2)[问题 2];(N)[问题 N]。
在回顾[相关基础理论名称]等相关基础理论,并梳理[相关研究领域名称]等方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具体研究方式]研究,本研究对[相关概念或问题]作出界定,进而构建了[模型名称]模型并提出了 N 条研究假设(具体思路 1)。
随后,本研究对[研究对象或数据]进行了[具体操作或收集方式],共获取[具体数量]个[有效数据类型]的有效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工具或方法],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方法]等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思路 2)。结果表明:(1)[结果 1];(2)[结果 2];(N)[结果 N]。
本文旨在从[特定视角名称]视角探究[研究主题](总体思路复述),创新点和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1)[创新点 1];(2)[创新点 2];(3)[创新点 3]。
(注:此部分与前文重复,实际撰写时应避免重复,此处仅为展示格式)
(此部分未给出具体模板句式,可根据实际研究内容灵活撰写,重点在于清晰呈现研究思路以及相应的结果,可参考前面方法中对研究思路和结果的阐述方式进行构思。)
[研究主题]是指[对研究主题的详细定义或解释]。从[相关角度 1]来看,[研究主题]是[阐述其在该角度下的重要形式或作用];从[相关角度 2]来看,[研究主题]是关键机制(主题内涵)。兼具[列举相关属性]属性的[研究主题]构成[相关领域或系统]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相关现象或问题]的关键视角。根据[相关基本原理名称]的基本原理,[研究主题]由[相关决定因素]所决定。在[具体时代背景]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研究主题相关情况]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主题重要性)。
对于[研究主题]的解读,[理论逻辑 1]和[理论逻辑 2]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具体分析对象]分析,前者以[具体聚焦点 1]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相关问题 1],是一种[阐述理论逻辑 1 的特点]逻辑;后者偏重于[具体侧重点 2],是对[相关问题 2]的分析,是一种[阐述理论逻辑 2 的特点]逻辑(学界背景)。在社会转型期,[理论逻辑 1 或 2]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相关问题]问题的有效解读。
中国[研究主题相关领域]的特殊性是指[对中国特殊性进行详细阐述](研究主题在中国)。其中,[基础性因素名称]是中国[相关领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基本线索名称]是中国[相关领域发展]的基本线索;[典型表现名称]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相关领域发展]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列举层次 1]等 N 个层次。在[层次 1 具体方面]层面[阐述具体情况 1];在[层次 2 具体方面]层面[阐述具体情况 2];在[层次 N 具体方面]层面[阐述具体情况 N]。这构成中国[研究主题相关领域]特殊性的基本涵义(中国特殊性)。
[针对研究问题介绍研究结果]
对当前的[相关现象或问题]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具体解读方式 1]的解读,作为对[相关问题]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指出存在的问题 1]的偏向,同时具有[指出存在的问题 2]等缺陷。这启示我们[提出政策建议相关启示](政策建议)。
[具体时间范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审视[研究主题],强调[阐述党中央的相关强调内容],形成了[相关重要成果或理念](研究背景)。深入研究[研究主题],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相关群体],奋力实现[相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主题重要性)。
[研究发现 1 总结句]。[研究发现 1 具体展开,详细阐述相关研究结果及分析]。
[研究发现 2 总结句]。[研究发现 2 具体展开,详细阐述相关研究结果及分析]。
[研究发现 N 总结句]。[研究发现 N 具体展开,详细阐述相关研究结果及分析]。
当前,贯彻[相关理念或政策]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列举问题表现 1];其危害在于[阐述危害情况]。贯彻[相关理念或政策]要遵循[相关要求名称]要求。首要任务是[阐述首要任务内容];基本要求是[阐述基本要求内容];必备保障是[阐述必备保障内容](政策建议)。
[研究主题]是指[对研究主题的清晰定义](主题内涵)。本文通过[具体研究方式或方法],论述[阐述总体研究思路相关内容](总体思路)。在纵向上,以[相关依据名称]为依据,分为[列举纵向划分内容]:……。横向上,对[研究主题]的[列举横向研究层面]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具体思路)。对[相关研究对象或问题]作论述时,研究其[列举研究方面 1]等几个方面。
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1)[研究结果 1];(2)[研究结果 2];(N)[研究结果 N](研究结果)。
[研究主题]是研究[相关问题名称]问题的关键,同样也是剖析[相关核心问题名称]的核心(主题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期望从[特定视角名称]视角考察[研究对象或问题]。[研究主题相关内容]的一个关键,就在于要深入探究[具体关键问题],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具体出发点]出发,通过分析[相关分析对象],考察[相关考察内容],并研究[相关研究内容](总体思路)。进行具体研究工作前,首先[阐述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的研究从[列举 N 个研究方面]N 个方面展开(具体思路):
第一部分研究旨在探究[具体研究问题 1],首先[操作步骤 1],再[操作步骤 2]。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结果 1](研究结果 1)。
在探讨[相关问题 1]后,我们将继续在第二部分深入讨论[具体研究问题 2]。我们认为[研究结果 2](研究结果 2)。
第 N 部分分析了[具体研究问题 N],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关研究内容 N]。我们揭示了[研究结果 N](研究结果 N)。